Hong Kong Institute of Social Impact Analysts (HKI-SIA)
  • HKI-SIA
    • About us
    • Gallery - past events
    • Contact Us
  • SROI
  • Training
    • SROI Accreditation Training >
      • SROI Accreditation Training Nov 2021
    • Other workshops and seminars >
      • Knowledge Sharing Workshop 2018
  • Membership

建立評估的共同語言—--知識分享會文字記錄
Let’s build a common language for social impact assessment – Knowledge sharing workshop write-up

Picture
摘要:本學會於2016年12月21日舉辦了分享會,邀請香港賽馬會慈善事務項目經理區天倫(Bruce)介紹賽馬會新設立的BACKS評估工具,以及團結香港基金高級研究員張博宇(Alvin)介紹如何推動社會效益評估。在下篇文章,行政總裁阮耀啟(Terence)介紹學會部分已完成的研究報告,以及未來進行的培訓及知識推廣工作。
 
Key message: The Institute organized the Annual Knowledge Sharing Workshop on December 21, 2016. The following is the first of two-part summary of the points of discussion from two speakers o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the field of social impact assessment:
- Bruce Au: The "BACKS" monitoring & evaluation framework of the Hong Kong Jockey Club
- Alvin Cheung: New policy directions on social impact assessment promoted by Our Hong Kong Foundation
The next article is a sharing of social impact assessment cases conducted by HKI-SIA, as well as the planning for professional training and knowledge development in social impact assessment delivered by Executive Director Terence Yuen.

​不少社會工作者和管理層,為了評估活動和服務而苦惱,有些在苦惱挑選甚麼評估工具,有些在苦惱如何收集數據,結果忙於跑數和匯報,忽略評估的原意是了解持份者有何轉變,以及持續改善介入方法。
 
本學會於2016年12月21日舉辦了分享會,邀請香港賽馬會慈善事務項目經理區天倫(Bruce)(圖右)介紹賽馬會新設立的BACKS評估工具,以及團結香港基金高級研究員張博宇(Alvin)(圖左)介紹如何推動社會效益評估。
 
別只評估output,我們要評估outcome及impact
團結香港基金推廣社會效益評估,並要求政府將之納入政策制定。Alvin指出現時政府和議會檢討政策時,大多採用output-based評估,結果就出現類似「不能避雨亭」的事例,花了錢建了涼亭(這是output),途人在亭內仍要舉傘避雨(沒有效益)。英國政府訂明,若果涉及監管改變和財富再分配,而且影響到私人、公營及其他機構,政府部門就必須使用「社會成本效益分析」效益評估。此等評估強調持份者參與,減少政策推出時的負面影響。
 
基金並建議政府設立實證諮詢部門,研發評估工具和指引,推動和支援社會企業和非政府組織進行評估,並且計算重要的公共政策的社會效益。
 
衡量成果的效益是進行評估一大難題。為成果評定價值(valuation)是一個方法,但這牽涉複雜的經濟學運算,尤其是量化非市場效益,令不少團體卻步。Alvin建議在香港成立「社會價值庫」(Social Value Bank),集合來自不同調查,包含非市場產品及服務的金錢價值,方便估算和比較活動的社會效益。例如有學者計算美國公園的康樂價值,得出每人每天觀鳥的得著價值120美元。
 
近年一些研究採用主觀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數據,為非市場效益估值。Alvin建議政府定期進行大型的主觀幸福感調查,或與大學合作,並將數據開放給公眾。如果資料充足,社企和非政府組織可以依靠這些二手數據開展效益評估,成本會大大降低。
 
在實踐層面,政府可以應用社會效益評估於公共採購(public procurement)過程,在選擇供應商時,考慮投標者的社會影響力,而非只跟從價低者得和經驗最多的原則。
 
賽馬會BACKS工具:成為計劃評估之間的共同語言
分享會當天,本學會邀請Bruce講解賽馬會的BACKS評估工具。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歷年來資助多項改善市會福祉的項目,現在重點推動青年、安老和體育範疇,促進社會長遠而持續的發展。除了展示投入多少資源,有多少人受惠以外,如何表達各項計劃加起來的效益呢?如是者,各個項目能否有一致的評估方法和語言,以便溝通和匯總?
 
Bruce認為,好的監察評估工具有以下特點:方便申請者;方便資助者比較多個項目的效益;站在使用者角度考慮;有利項目延續;同時避免項目之間互相競爭和運用過多資源作評估。
 
參考了本地和海外的「知識—態度—行為」(Knowledge-Attitude-Behaviour)評估方法,賽馬會發展出BACKS監察與評估框架,並應用於新申請的大型資助項目,要求申請者評估成果。
 
著重多方面評估成果,協助申請團體鋪排活動計劃
相信讀者對input(投入)、activities(活動/過程)、output(輸出)、outcome(成果)、impact(效益)這些名詞不陌生。BACKS其實運用常見的logical framework。雖然整個框架包括效益這部份,但BACKS主要用來評估成果,即參加者在活動後的行為改變,而未及至效益。Bruce解釋這是因為量度效益較困難,需要更多資源。
 
BACKS把成果分為知識、態度、行為三部份。在KAB之外,加入Condition(C),判斷受惠者的生活情況(state of being)有沒有改變,例如更加健康、找到工作、收入增加、工作更專注。還有加入Satisfaction(S),指受惠者是否滿意活動體驗,惟這是次要成果。
 
假設一家公司推廣大眾跑步,用BACKS框架把針對參加者的成果分類:
(B)行為:增加跑步密度
(A)態度:更享受跑步和其他運動
(K)知識:認識跑步技巧
(C)狀況:身體更壯健
(S)滿意度:滿意公司安排的活動
 
Bruce希望透過評估,申請團體能檢視活動的成果是否全面。如果某項計劃提升了受助人的意識和知識,但不見得改變行為,那就可以反思原因,最理想的狀況是受惠者有持續的多方面的改變。
 
他也預期BACKS能協助申請團體認真思考,logical framework的每個步驟是否如期導出成果。以公司舉辦探訪長者活動為例,如果成果是令長者更開心,那在計劃時要決定探訪本身是否有效,完成後要詢問長者意見。若果他們表示探訪達不到開心的目標,那麼公司需要改變活動,要麼需要改變預設成果。
 
不論讀者會否真正申請賽馬會的資助,我們也可參考BACKS框架,使得項目更周詳。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