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g Kong Institute of Social Impact Analysts (HKI-SIA)
  • HKI-SIA
    • About us
    • Gallery - past events
    • Contact Us
  • SROI
  • Training
    • SROI Accreditation Training >
      • SROI Accreditation Training Nov 2021
    • Other workshops and seminars >
      • Knowledge Sharing Workshop 2018
  • Membership

家庭影響評估公眾諮詢 Public consutlation on family impact assessment

Picture
摘要
本學會在2016年11月遞交意見書,就「香港家庭影響評估及工具建議初稿」發表意見,回應範圍著重於評估步驟。本學會認同「家庭影響評估」(family impact assessment, FIA)的重要性及運用清單工具(checklist tool),並建議採納「社會價值原則」(Principles of Social Value),導引評估過程,強化評估的效用。請到頁底下載英文意見書全文。
 
Key message
HKI-SIA submitted our views in November on the proposed implementation of the Family Impact Assessment Checklist Tool. The submission responds focuses on the procedures in assessment. Overall, we support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checklist approach of Family Impact Assessment. We also suggest the framework should also embrace and adopt to the largest extent possible the relevant Social Value Principles as the guiding principles for conducting impact analysis.

​
For the full submission document in English, please scroll down to the bottom of the page to download.

官員制訂政策,很多時候會影響家庭福祉,例如增加長者父母免稅額和推行五天工作周等。這些政策的影響比較直接,也可以預期的。然而,有些政策的後果比較間接,或者同時出現正面負面、有利某類家庭同時令另一類家庭生活轉差,有些後果甚至屬於非預期的。
 
不同地方的政府嘗試預視新政策或政策修訂對家庭的後果。家庭影響評估源起於美國。當地政府在1970年代開始要求部門填寫家庭評估概述(family impact statements),後來有英國的年度「家庭政策檢討」(family policy reviews),其他地方如加拿大、澳洲和新西蘭也互相仿效和發展,慢慢成為今天較全面的FIA(Families Commission, New Zealand 2005; Relationships Foundation 2010)。
 
家庭影響評估公眾諮詢
由2013年4月起,香港政府規定所有政策文件和立法會資料文件必須進行對家庭影響的評估。2016年6月中央政策組委託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建立一套實證為本的家庭影響評估工具,以協助政府官員於構思政策期間,評估對家庭的影響。按此進入「家庭影響評估工具策略研究」網頁了解更多。
 
工具預設了家庭的四項層面,即履行家庭責任,保持家庭穩定,促進家人關係和加強社區參與。四者相輔相成。
 
在認識評估步驟時,我們先記住這幾條問題:
1. 當我們要變更政策時,會影響哪幾項家庭層面?
2. 哪種類型的家庭會受影響?
3. 他們在何等程度上得益或受害?不同類型、階段和背景的家庭,其影響有何差異?
 
這樣,官員就可制訂措施,擴大對家庭的正面效果,或減少負面效果,避免政策削弱家庭功能。
 
搜集資料 判斷影響 填寫清單
建議的評估工具包括五個步驟:家庭影響簡易評估(Form A)、家庭類型檢視表(Form B)、家庭影響檢視清單(Form C)、家庭影響評估撮要(Form D)及家庭影響概述(Family Impact Statement)。
 
現時政府制訂新政策或修訂政策時,會有以下三種形式:1) 公眾諮詢(不論公開或者針對持份者),2) 保密進行,或者 3) 涉及技術性修訂的附屬法例。
 
研究小組建議了三種相應程序進行家庭影響評估。三種程序有所差異,但同樣要填寫清單。美國和新西蘭也採用清單模式。
 
家庭影響簡易評估 Form A
在訂立新政策或檢討政策時,必須先填寫Form A,顯示會否影響至少一個評估方向。如有影響或者不確定有否影響,就要進一步評估。
 
家庭類型檢視表 Form B
隨著社會演變,家庭狀況越趨多元。一項政策可能對家庭結構(例如多代、單親、二老、獨居並有不同住家人)、發展階段(未婚夫婦、家有學齡兒童、分居喪偶、照顧年老父母期等)和家庭背景(少數族裔、有特殊需要兒童、有殘疾成員家庭等)有不同影響。
 
官員需要填寫Form B家庭類型檢視表,思考政策改變對不同家庭類別和階段的影響。舉個例,減少供養子女免稅額,會增加有子女的家庭的開支,但不會影響沒有子女的家庭。
 
家庭影響檢視清單 Form C
研究小組隨後建議官員檢視Form C(家庭影響檢視清單)列出的十項原則及三十二項問題,進一步分析政策如何影響家庭功能,包括標明正面或負面及影響的程度。後者設有四級:沒有、輕微、一些、重大影響。例如,某項措施修訂有否鼓勵生育、寄養或領養,以符合支援家庭的功能?會否加強對婚姻及子女的承擔,從而加強家庭凝聚及穩定性?會否加強家庭的抗逆力,包括紛爭處理,以加強成員之間的溝通?
 
家庭影響評估撮要 Form D及家庭影響概述
然後把Form B和Form C的結果填寫在Form D家庭影響評估撮要。最後是填寫家庭影響概述。用數句至一頁篇幅,簡述政策推行後對家庭的影響。
 
幾份文件皆跟從清單和表格形式,附以欄目解釋。研究小組建議民政事務局和家庭議會秘書處把關,履行核實和諮詢角色,確保程序妥當,政策局和部門需要預備緩害措施(mitigation measures),以減輕負面影響的風險。
 
在建立評估工具後,研究小組會訓練政府人員和相關人士,並於計劃推行後檢討成效。研究時間直至2017年11月底。
 
本學會意見
依據諮詢文件內容,學會總體支持運用清單工具展開家庭影響評估,也注意到不少評估原則已融合「社會價值原則」,例如:
1) 一定程度上加入持份者參與;
2) 要求提供證據支持評估決定;
3) 履行「理解變化」原則,給官員評估和填寫新政策可能帶來的連串影響;以及
4) 應用重要性原則,判斷成果的重要程度,是正面、負面,預期或非預期,可預計或不可預計。
 
本學會在這基礎上提出以下建議,期望加強工具效用:
  1. 本學會建議在十項原則之外,參考「社會價值原則」的合適部份,製作前言或補充指引,輔助官員準確判斷政策對家庭影響,以確保不同官員對評估的決定一致及準確,減少任意決定的機會。
  2. 本學會認為評估工具已應用「理解轉變」的原則,而評估框架能夠提高結果的一致性,並可互相比較,同時覆蓋絕大部份的家庭背景和政策目標,方便日後比較。然而,本學會提議,當出現未曾預計的狀況,評估工具應預留空間,加入新選項。
  3. 進行評估的時間和資源,應該跟新政策/修訂政策的重要性相稱。社會價值原則也提供指引,闡釋何時只需參考外地經驗,何時需要搜集原始資料。所有關於家庭影評估的決定和促成結論的證據,必須妥善記錄,以便日後查證。
  4. 政府官員除了在政策推出前(ex ante)評估影響外,有否考慮在政策推出後(ex post)展開。如有,在甚麼條件下展開,以得知政策達致何等目標;
 
本文附上本學會的意見書英文稿。請點擊下載。
Full submission document in English:
submission_hki-sia_FIA.pdf
File Size: 224 kb
File Type: pdf
Download File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